VOCs废气监测口取样位置的6点基本要求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5-05-16 16:05:03【打印】
-
优先选择紊流区
监测点应设置在距弯头、变径管等扰动源下游方向≥8倍管径(或当量直径)处,上游方向≥2倍管径处。对于矩形管道,当量直径D=2ab/(a+b),其中a、b为边长。
-
流速控制指标
断面流速应>5m/s(推荐值8-15m/s),流速变异系数需<20%。实测案例显示:某石化企业监测点流速从3m/s提升至10m/s后,检测数据波动幅度由±35%降至±8%。
二、空间可达性要求
-
平台设置标准
-
采样平台宽度≥1.5m,护栏高度≥1.2m
-
采样孔直径80-100mm,配备密封法兰盖
-
采样点位与最近障碍物距离≥0.6m
-
安全防护措施
涉及高温废气(>60℃)时,需配置隔热平台;含易燃易爆气体时应使用防爆型采样设备。
三、浓度代表性要求
-
断面布点原则
-
组分均质性验证
需通过便携式FID对断面各点位进行快速扫描,各点浓度差异应<15%。
四、工况匹配要求
-
生产负荷关联
监测时段企业生产负荷应>75%,重点监控:
-
工艺温度波动<±5%
-
原料投料量与设计值偏差<10%
-
异常工况记录
如遇启停机、设备检修等特殊情况,应在监测报告备注栏详细说明。
五、环境干扰控制
-
背景值修正方法
同步采集厂界上风向背景样品,实测浓度需扣除背景值。某园区监测案例中,未修正背景值导致数据虚高18-25%。
-
交叉污染防护
采样点与其他排放口距离应>3m,避免旁路废气干扰。
六、标准化建设要求
-
标识系统
永久性标注采样点位编号、管道截面积等信息,采用耐腐蚀金属标牌。
-
质量控制点
预留标准气体注入接口,用于全系统校准,接口距采样孔30-50cm。
实施要点总结
要求类别关键技术指标常见问题警示气流条件8D/2D原则变径管后立即采样导致数据失真空间布局平台承重≥200kg临时搭建平台引发安全事故浓度采集网格布点法单点采样低估实际排放量工况控制负荷>75%低负荷监测数据无代表性质量保证背景值扣除忽略本底值造成误判
|